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人體使用手冊》


這兩星期先後有同事和好友叮囑我,說要快快買一本《人體使用手冊》一讀(按:竟然有網上版呀,不知有沒有侵犯版權!),說以中醫角度分析西方醫學和疾病,非常精彩和實用。

其實,這本書我早在去年的書展以$29買了回家。只是一直在迷戀瑜伽和骨肉,故一直把它擱置在書架的一旁,新簇簇的,完全處於被遺棄的格局。

既然身邊這麼多人都說它好看,就準備認認真真拿來看一看……

無奈今晚與同事結伴去了做物理治療,完結後睡魔急call,整晚都處於臉腫腫渴睡的狀態。

別人「三年又三年」,我就「遲D又遲D」。但為了不浪費,無論如何都要把它看個究竟,就由明天開始,逐小逐小開始吧。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Wednesday, February 07, 2007

柔軟與潛在問題

「有些人以為身體柔軟就是體能優越,或者以為身體柔軟就是健康,這都是謬誤不實的想法。每次當我們說,柔軟度就再高,若是缺乏持久力,稍做運動便會腰痠背痛時,這些人都振振有詞地抗議說,他們直立彎曲身體時,雙手都可以摸到地板,因此絕不可能腰痠背痛,無論怎麼解釋,他們總是堅信自己的看法。

……

關節的柔軟度以25~26歲時為最高峰,此後隨年齡之增長而愈僵硬。因此,提高柔軟度的訓練必須在二十五歲以前完成,25歲以後不必勉強自己訓練已經老化的關節,否則會傷害關節,十分危險。

若想使身體柔軟,最好的方法是做慢動作的柔軟體操,尤其在入浴後,肌肉溫度提高時做最有效果,可是速度一定要慢,否則十分危險。因為柔軟度的個別差異很大,因此不可參加此方面的集體訓練,年紀大的人彎腰時應該格外謹慎,如果姿勢過分勉強,比如兩腿併攏、伸直膝蓋彎腰時,極容易傷害腰部。」


~ P.158- 160,《運動醫學常識》,向毓華編著

Monday, January 29, 2007

Anatomy of Movement




本著尋根問柢、只要喜歡就不怕吐血的求知精神,在美國亞米遜書店隔洋訂了這本書。畀最低的Standard郵費,想不到一個星期後的今天就收到,效率奇高!

快掃了一片,覺得真是一本清晰易明的好書。對人體活動以及每一個動作所涉及的肌肉和骨骼都解釋得很清楚。

凡對生物力學和人體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不可錯過!

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經典

昨天晚上去了上營養班。那是運動科學其中一個必修課程。

原來大部分同學都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這個當然不是問題,否則來上課幹甚麼?

不過最頂癮、最叫人咬斷舌頭的是,居然有人會問以下問題,還要很認真o個隻:

「既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酒精都提供熱量,點解唔索性飲多些酒,補充身體所需?」

唔係卦!我不好意表露自己的反應,但心裡其實好想話:呢位同學係咪飲大左?

Thursday, January 25, 2007

一些關於運動和創傷的反思

雖然讀過又pass了急救,又有一紙瑜伽證書在手,但以下所說的,差不多完全是過去自己的親身(或見過的)經驗,簡直就是「身體力行」的最佳反面範例。

人有好多罪過,而哀大莫過於無知或一知半解,然後在一知半解後以訛傳訛,製造更大的錯誤。

要改變,要為自己和身邊的人謀幸福,因此,就要不斷探索、糾正、努力、上進;有料子,才有資格寸、有資格驕傲自恃(雖然這兩者與無知也差不多的討厭)。


1.
肌肉拉傷、關節扭傷,必須立即做的,不是用跌打酒勁捽患處(簡直是無腦的做法),而是要休息、做冷敷;每次十五分鐘,每日三至四次。原理是要減低患處的血液循環,才能盡快消腫,而非加速其紅腫(除非你喜歡玩另類,像一些極端存在主義者般享受劇痛的感覺)。

腫消了,才好做熱敷,然後再用跌打酒之類的東西輕輕按摩,加速該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康復。


2.
關節的韌帶鬆了,會失去穩定關節的作用。這時候,若繼續做瑜伽高難度拉筋法,就遲早會甩臼、加速關節之間的磨擦,成日啪啪聲,造成更多傷害(例如發炎、骨刺)。

為甚麼要做瑜伽摺前摺後、扭來扭去這些動作?伸展的動作固然舒服,但為甚麼要把腳放上頸、整個人前後摺起來、整個脊椎作三百六十度旋轉?除了好勝想認叻、或生意失敗想轉行入馬戲班表演外,普通市民根本無須、也無必要做這些沒用又高危的動作(面對現實吧:我們不是五歲已開始練習軟骨功的瑜伽大師!)。

出現上述情況,請先做一些負重運動,令肌肉結實一點。因為肌肉,與韌帶一樣,有穩定關節的作用。


3.
身邊有人「發羊吊」(癲癇),千萬不要把手指插進病人的口腔內,以為這樣可以防止對方咬到自己的舌頭。

其實,咬斷舌頭的發生率好低;反而,咬斷(你自己的)手指的機會會大許多嘍!

有人「發羊吊」就讓他躺下來吧。最緊要讓他鬆弛下來,暢通氣道,而不是阻止其郁動(即鬥力)。然後,無論病人有沒有醒過來,也要call白車將他送院檢查。


4.
Sit-up,仰臥起坐,早已被醫學界和運動科學界視為高危動作之一,是絕對要禁止的。

有腰背痛問題的人,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常會吩咐他們做多些強化腹肌的運動,這樣就可以穩定軀幹,減少腰背承受的壓力。

於是乎他們就傻更更學人做sit up,曲起膝蓋後起點到止點由零度摺到一百二十度,以為自己腰力驚人。殊不知,原本軟扒扒的下背突然要承受強大的拉力,肌肉先會拉傷,再過多三五七年,遲早會被拉力折磨至椎間盤突出。到時候,要一嘆躺在手術台上的滋味,必會有他們的份兒。

無論想不想練腹肌,都不要再做sit up。請改做安全許多的crunch吧(步驟與sit up一樣,只不過今次只需離地大概30 - 40度就足夠了。見下圖)。


5.
要拉筋(伸展),千萬要先進行暖身運動。肌肉暖了,才能承受更多的拉力(但千萬不要作「振盪式伸展」bouncing,因為這只會刺激神經系統收縮肌肉,就更容易拉傷)。想像在冰格拿出一塊瘦肉:向瘦肉大力一拍,就會斷開兩塊;所以瘦肉必先融雪,待變得軟綿綿,回復韌力,才好用來煮食。

雖然你不是冰格的瘦肉,但在天寒地凍的日子(像現在),仍要小心一點;平日多做些保暖工夫,免得肌肉因低溫過度而凍死,或被自己無意一拉扯開斷裂而肉痛手尾長到死。


Image: Crunch, from ExRx.net

Sunday, January 14, 2007

生命在於有氧運動

不談東方氣功、純粹以西方解剖學觀點出發:要減肥、要強身,世上唯一方法,就是運動,而且必須是有氧運動。

這是上帝設計人時所定下的規律,即使食肉減肥大師Dr Akin幾勁,都無法改變這個定律;瑜伽也不可以,除非那是大量運動肌肉、「辛苦型」的強力瑜伽。

有氧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好處:
**增加心臟尺寸
**增加心臟收縮力
**增加心縮排血量
**增加血管血流
**降低靜態心跳率
**增加最大攝氧量
**增加微絲血管數量
**增加線粒體(身體的能量發電廠)的數目及體積
**促進氧化酵素活動


以下是《完全健身》內有關用心率評估個人健身的節錄:

安靜時的心率也是你的健康狀況的一個標誌。人的安靜心率是相對穩定的。一個人的健康水平提高,安靜時的心率會相應降低,但過度疲勞或健身過度的時候,安靜心率也會提高,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安靜心率比平時提高了,也就是說你該增加休息了,正常人的心率應該在每分鐘60 ~ 90次(按:較多人認為是每分鐘60 ~ 80次)。

心率和你身體的缺水程度、疲勞狀況、外界溫度等其他因素有關。當你沒有喝足夠的水,運動時血液容量不能有效地增加時,心臟就需要超量工作來滿足要求。

Friday, January 12, 2007

Body Balanced??

老老實實,玩bodybalance究竟為乜?

科研早已證實,要成功拉筋(正確是伸展肌肉),任何一組肌肉,都要拉至少——真架——至少要拉30秒,神經系統先會明白信息,先會指示肌肉進行深層放鬆。

點解唔玩瑜伽姐?

BodyBalance究竟有乜好?肌力練唔到(唔夠時間)、平衡練唔到(肌力冇,自然難平衡到)、柔韌練唔到(第二段已經講清楚)、協調協唔到(前述三項冇,呢個自然都冇)。

跳舞唔似舞,拉筋冇料到,只比拗痕好,gym girl不要做。

中西夾攻對抗自然eye shadow

大約四個月前開始,眼睛上方眼蓋的位置,久不久就會泛起一片橙紅。最初以為是活在爛公司氣鬱動肝火所致,誰知離開鬼地方後,eye shadow,「自然眼蓋膏」仍然揮之不去。淡紅有時,腫脹有時,起白屑剝落有時,而無時無刻都痕癢難當。 後來,返了國內探望做中醫師的表兄長,他一看我情況,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