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natomy.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natomy.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anuary 01, 2008

Notes from a troubled mind 煩「腦」筆記

自從知道甚麼是「幻痛」後,就對人腦的妙奇功能更為之讚嘆。其實每個人的性格、特徵、思考模式,以至種種生理及心理現象,都是離不開腦背後所指喚。有些研究更發現,心靈至宗教的一些個人經歷,例如「看」到神的出現、與神對話,以及其他涉及靈魂的事,都可能與腦顳葉的活動有關。

以此推論,於是大家或會明白為何多做冥想、靜坐這類與腦活動有關的事,是可以改變腦細胞的活動和分泌,從而達到合一、當下、超越時空natural high的境界。

***

自從認識到有「幻痛」這回事(人體斷了肢後,原本負責該活動區的腦細胞會「轉移地盤」入侵別的大腦活動區,以致觸碰該活動區所負責的地方,例如臉,時,就會產生該已斷的肢體所「產生」的幻痛),就益發覺得人腦,保養不好的時候,真的會有「踏錯線」的情況出現,即政府禁毒宣傳片所說的「壞腦」。

酗酒不但會傷肝、也會傷腦,它尤其會干擾小腦的運作,令它失去協調複雜的人體活動和平衡的功能。

難道清醒真的如斯痛苦,非要借酒逃避現實不可?而這些現實,又是否真的是「現實」?

當然,我仍然是主張「正正常常」地活著。所以當昨天晚上在尖沙咀海旁站了多句鐘頭,期間看到不遠處有幾個十零歲的、樣子長得以為自己好有型其實面目猙獰的小朋友在吃大麻吃到出神時,除了真想打巴個佢地之外(因為在旁的我們也因此間接地吸了「二手草」),也實在黑心得希望低能(又是腦問題啊)的他們早日食壞腦(腦細胞死了就不會復活的,即英文所謂的gone for good),那麼他們就可以早日與其藏在大腦顳葉的快樂之神會面。

***

大腦保養不當,真的會「踏錯線」的。尤其是處於失意和悲觀情緒時候,甚麼都惡性循環,彷彿蒙上一層灰,就會開始質疑做人的價值,為甚麼別人有的我沒有、為甚麼別人平步青雲我就一無所有、為甚麼我事業愛情兩失意、為甚麼我老豆唔係李家誠諸如此類,明明身邊有愛惜自己自己又愛惜的人,也想統統與之斷絕來往獨個兒鑽牛角尖死鬼左佢……

大概,這就是憂鬱症了,即腦神經細胞傳導物分泌失調,也即是時候看醫生治肝鬱吃逍遙丸了——嗯,這是經驗之談,而我真的希望歷史不再重演(雖然近日精神真的頗低落)。

***

究竟大腦是甚麼的東西?

Sunday, December 23, 2007

沒傷肝

發現身邊不少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肝毛病。

Liver,肝,英文的名字真的改得好——Live-r,活著就是靠它好好的活(明白這個雙關語嗎?)。自我修復的能力是內臟之冠,即使出了毛病,割去一半很快又可以生長回復原來大小。

能者多勞,肝的工作量也是最多最繁忙:製造營養、儲存營養、造血、酵素、排毒、分解化學物質、分解毒素、製作膽汁……一旦出了毛病,健康大概是瀕臨破產的邊緣。

中醫所說的「肝」,與西醫解剖理解的「肝」也大同小異。失眠、休息不足、嗜甜、嗜精製美食、抽煙、壓力、缺乏運動,統統與肝的健康對著幹。萬一生活出了岔子、消沉失意,又會傷肝,變了惡性循環,身心健康雙雙變負資產,雪上加霜,長此下去,大概也命不久矣!

去照一照鏡中的自己吧。有沒有現代人生活的寫照:雙目無神、帶黃、眼睛繞著兩個黑圈子上路嗎?臉色黑/萎黃無生氣?這些都是最基本能推論得到肝的健康的提示。

心情不好嗎?可能會連累肝的運作。

要好好護肝,它才能好好保護你今後的健康。

由今天起,少吃零食、多休息、運動、喝檸檬水、吃蔬菜、勤排毒、生活定時……還有,找愛護關懷你的人傾訴、分享生命……你的肝,以至你的人生,就會快快樂樂健康起來。

(貼士:服用中成藥的「逍遙丸」和「舒肝丸」也是不錯的選擇。我的中醫表哥極力推薦)

Thursday, December 06, 2007

Brain and life itself

人類的記憶會隨著內容的不同,而被儲存於大腦皮質的各個區域中。物體的形狀是儲存於顳葉聯絡區、物體的所在位置是位於額葉聯絡區、至於身體的運動方式則是於運動聯絡區。而各種記憶會再加以細分,儲存於不同的神經元內。

記憶大致可分為四種,分別是「含意記憶」、「步驟記憶」、「插曲記憶」、「恐懼記憶」。從學問性知識和自我體驗所得來的「含意記憶」,與額葉、海馬、頂葉、顳葉前部等處有關,腳踏車的騎法、樂器演奏,以及條件反射之類的生理和肉體反應之「步驟記憶」,則是與所有的中樞神經系統有關。自身所體驗的「插曲記憶」主要是儲存於海馬中,而「恐懼記憶」則是儲存於扁桃核內。(《人體學習大百科》,P.32)


I have always had a special taste on the brain and memory. For human, it is the source of the universe where intelligence, awareness, memories and emotions reside.

I have lately flipped through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brain. If god would take away some sections of my brain and keep me still alive, I hope it would be the 扁桃核 so that I would lose all the sensations of fear to face life with courage; second one is of course the very hidden part which controls lust and desire, so that I would be totally free from those stupid human attachments. What is it for that I am determined not to have babies of myself, when seeing that living on earth is pain, is suffering.

Life is beautiful, it is beautiful because deep down it is painful. It is its nature and it is where Buddhism sets in to your heart.

Thursday, October 25, 2007

阻力

大家知道嗎?肌肉必須鍛鍊,正所謂if you don’t use it you lose it,缺乏鍛鍊、年過三十(約數),肌肉很快就會萎縮,形同虛設,令關節過勞,增加受傷機會……

大家亦知道嗎?即使你明白處境嚴重,下一秒就躍躍嚷著要鍛鍊,也必須鍊得有其法,肌肉才會聽話強壯起來。

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竅門是,明白甚麼叫阻力(law of gravity),逆阻力而循序漸進鍛鍊某一組相應的肌肉,就能「逆境」而自強!

像不像人生呢?咬緊牙關逆流而上,乘風破浪,笑渡難關,窮則變,變則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寫這篇,除了是想重新磨練文筆外,也不過是借此自我鼓勵自己)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Wednesday, February 07, 2007

柔軟與潛在問題

「有些人以為身體柔軟就是體能優越,或者以為身體柔軟就是健康,這都是謬誤不實的想法。每次當我們說,柔軟度就再高,若是缺乏持久力,稍做運動便會腰痠背痛時,這些人都振振有詞地抗議說,他們直立彎曲身體時,雙手都可以摸到地板,因此絕不可能腰痠背痛,無論怎麼解釋,他們總是堅信自己的看法。

……

關節的柔軟度以25~26歲時為最高峰,此後隨年齡之增長而愈僵硬。因此,提高柔軟度的訓練必須在二十五歲以前完成,25歲以後不必勉強自己訓練已經老化的關節,否則會傷害關節,十分危險。

若想使身體柔軟,最好的方法是做慢動作的柔軟體操,尤其在入浴後,肌肉溫度提高時做最有效果,可是速度一定要慢,否則十分危險。因為柔軟度的個別差異很大,因此不可參加此方面的集體訓練,年紀大的人彎腰時應該格外謹慎,如果姿勢過分勉強,比如兩腿併攏、伸直膝蓋彎腰時,極容易傷害腰部。」


~ P.158- 160,《運動醫學常識》,向毓華編著

Monday, January 29, 2007

Anatomy of Movement




本著尋根問柢、只要喜歡就不怕吐血的求知精神,在美國亞米遜書店隔洋訂了這本書。畀最低的Standard郵費,想不到一個星期後的今天就收到,效率奇高!

快掃了一片,覺得真是一本清晰易明的好書。對人體活動以及每一個動作所涉及的肌肉和骨骼都解釋得很清楚。

凡對生物力學和人體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不可錯過!

Friday, January 12, 2007

Body Balanced??

老老實實,玩bodybalance究竟為乜?

科研早已證實,要成功拉筋(正確是伸展肌肉),任何一組肌肉,都要拉至少——真架——至少要拉30秒,神經系統先會明白信息,先會指示肌肉進行深層放鬆。

點解唔玩瑜伽姐?

BodyBalance究竟有乜好?肌力練唔到(唔夠時間)、平衡練唔到(肌力冇,自然難平衡到)、柔韌練唔到(第二段已經講清楚)、協調協唔到(前述三項冇,呢個自然都冇)。

跳舞唔似舞,拉筋冇料到,只比拗痕好,gym girl不要做。

Friday, November 24, 2006

國外科學家們發現,死亡與一種生物自身產生的被稱為“死亡激素”的物質有關。

生物學家們對章魚的試驗証明了這一點。章魚是生長在海洋里的一種凶殘動物,除了食殺其它魚類外,還經常與同類斯殺。奇怪的是,雌性章魚從排卵的第六天開始,就一反常態,變得極為溫順,開始絕食,全心全意地孵化魚卵。經過40多天,它的兒女們一旦被孵出,這條雌性章魚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雌章魚為什么會在生兒育女后悄悄地死亡呢?為了揭開這個秘密,科學家們對不同種類的章魚進行了對照研究,同時進行大量的解剖實驗。原來,奧秘就在章魚的眼窩后面的一對腺體上。這對腺體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導致章魚自身死亡。生物學家稱這種化學物質為“死亡激素”。

人類有沒有類似章魚的這種“死亡之腺”呢?經過研究發現也是存在的。不過人類的“死亡之腺”不是長在眼后,而是長在人腦之中。人腦內有一種特別重要的腺體───腦垂體,它雖然只有5克重,不如一粒蠶豆大,卻調節、控制著人的生長發育、生殖及新陳代謝,重要的是它還促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人類一旦缺少甲狀腺素,就會感到渾身乏力,也和雌章魚一樣不想吃東西。而且一旦甲狀腺素停止分泌,人就會衰竭死亡。科學家的研究証明,人的腦垂體也定期釋放“死亡激素”。“死亡激素”影響人的生命,從而使人走向死亡。

為了証明這一點,科學家又用年老體衰的大鼠做了對比試驗。把它的腦垂體切除掉,為了不影響其它激素的分泌,同時對大鼠移植人工甲狀腺素。奇跡出現了: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及心血管系統竟然恢復了青春。腦垂體所分泌的“死亡激素”確是促使人類死亡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找到了根本,人類延長壽命就有了希望。但是,要延長人類壽命,可不能簡單地把腦垂體切除掉。因為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杜絕“死亡激素”的產生,但同時也斷絕了人類必需的其它各種激素。科學家目前面臨的任務是:搞清“死亡激素”是腦垂體的什么細胞產生的?通過什么渠道發揮它的作用?它的分子結構又是如何?有哪些因素可以使“死亡激素”減少、甚至停止分泌?在這些問題解決以后,人類就可以采用藥物、手朮等多種現代醫療技朮來破壞“死亡激素”的產生,或延緩它的出現,從而使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


摘自《廣州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0年06月24日第四版)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高危動作

Bingo! 全中!以下就是一般大眾市民做運動時常犯弄致受傷的錯誤。

請認真閱讀,愛惜身體!


================================

運動不當,很容易造成傷害,偏偏許多流傳普遍、行之多年的動作,在運動教練陸文灝眼中都是有害的動作,值得一一提醒。

首先,很多人為運動脖子,喜歡三百六十度繞頸,但這容易磨損頸椎的椎間盤,久了不僅脖子易疼痛,且可能導致頸椎骨刺;其替代動作可低頭、順著胸口作一百八十度繞頸。

其次,許多人作過身體三百六十度旋轉,以伸展胸肌、腹肌、背肌,但與三百六十度繞頸相同,這會使脊椎第四、第五節的椎間盤磨損,最好改以前彎及後彎分開作。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動作是直腿站立、曲體前彎(yogi phyllis按:即類似瑜伽的forward bends),以此伸展背部及腿部肌肉,但這也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若身體還前後搖擺振動(即:bouncing),傷害還會更嚴重;且前曲時把膝蓋打直,會使腿後筋的壓力變大,若加上振動,還可能拉鬆韌帶,導致關節受傷。

專家建議,作屈體前彎時,應先屈膝、屈髖,身體再下壓,背儘量伸直,等到柔軟度增進時,再慢慢將腿打直。

此外,以仰臥起坐訓練上腹部肌肉,十分常見,但很多人動作都不正確。例如,腿伸直、由人壓住,作仰臥起坐時會牽動全身,使背、腿、頸、肩全部用力,反而分散腹部力量,對原有背、頸問題的人,可能雪上加霜。

正確的仰臥起坐應屈膝,起身時下巴、胸口距離約一個拳頭,身體與頭部維持一直線,吐氣縮小腹,讓下背部貼地,雙手可輕托頭部、抱著額頭、或在胸前交叉,不必勾住頸部,然後輕輕抬肩,上半身離地約十五到三十度即可,勿須達到九十度,再還原吸氣,平躺後放鬆肩膀。

為訓練下腹部,有些人把身體躺平、直舉雙腿,此時下背部懸空,腿又高舉,會對脊椎(即:腰椎)造成壓力,對腹肌、背肌不佳的人易傷背椎。最好以一腿屈膝支地,另一腿打直,慢慢上抬、再放下,背部一定要貼地,以腹部力量舉腿。

還有一個常見危險動作是在空中踩腳踏車,這樣雖可預防蘿蔔腿,但易壓迫頸、背椎、上背部肌肉,最好在臀部下方墊枕頭以支撐背椎,腳高舉直,腳踝交替屈伸、或將腳擱在牆上,一樣有助小腿血液循環。


轉載自【2002/12/13 民生報】

Sunday, October 15, 2006

女性臀腿部的脂肪團

脂肪是由脂肪細胞組成,其主要功能是儲存能量。脂肪細胞以脂的形式儲存能量,當身體需要時再釋放出去。脂肪被纖維結締組織分隔成小脂肪團,在真皮(構成皮膚深層的組織)和肌肉之間呈簇分布。當脂肪細胞儲存的能量大於其消耗時,體積就會明顯變大,脂肪開始堆積。

在女性臀部和髖部的皮膚表面,常常能看到大量深淺不等的凹陷,通常稱作奶酪狀外觀。這是由於該區域連接皮膚深層面與包裹肌肉筋膜的條索纖維缺乏彈性,導致纖維束之間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這個特點對女性有重要作用:當身體能量的吸收大於消耗時,脂肪儲存加快,皮下脂肪被纖維結締組織網所分隔,當結締組織網收縮時,通過該區域的淋巴管和血管也收縮,物質交換降低,血液不能立即到達該區域帶走儲存的脂肪酸,因此,這就很容易理解為甚麼這些區域的脂肪難以減去,甚至是高強度的鍛鍊也不能完全減去。例如,女性常可通過節食來減輕體重,縮小乳房,但臀部的脂肪仍然存在。


~ P.6 《女性健美訓練圖解》(中文版), Frederic Delavier

Wednesday, June 21, 2006

神奇的腦子(二)

看到這裡,明白為甚麼做人常常像重複著一個pattern/karma了嗎?

主因是,人永遠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裡才覺得安全、自然。

因此,不難看見很多人永遠重複著一些彷彿「命中注定」的事。比方說,常常覺得自己一世當黑,就會愈想愈變成事實,反過來真的永遠當黑,人自然也一世面黑黑,一見發財,好運不會來!

又例如,覺得自己永遠「唔會發圍/唔掂」,就真的永遠唔發圍/唔掂(因為這個時候大腦神經元已自動停止發展、成長和進步、停止傳導物間的互動溝通)。

這些都是心理上的self-fullfilling prophecy,是另一層次的「自我肯定」。

大腦的運作十分奧妙。Positive thinking的價值在於它能發揮大腦的「正能量」,永遠樂觀,即使當下失意落魄,也相信人生原是美好的。

所謂有光就有希望。那麼,就從今天起,input一些光明正面的東西入腦,讓腦細胞開始運作,讓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例如:

每天告訴自己:我好靚!(只求樣靚,太膚淺了吧!)

每天告訴自己:我好精靈可愛!(能令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很好!)

每天告訴自己:我將會事業有成!(可別變了工作狂忽略家人朋友和健康啊!)

每天告訴自己:我會嫁到有錢佬/娶到有錢女人!(老友,有志氣些少好嗎!)

每天告訴自己:我好快會中六合頭獎三千萬……(中左就記得借錢俾我去環遊世界,唔該!)

神奇的腦子(一)

從學New Age玩意到現在學人體運作,有些從前覺得玄妙的事物,現在彷彿變得有跡可尋。

那些西方學東方的心靈玩意,不約而同有一個共通的自我激勵方法:自我肯定,affirmation。

無論是催眠、塔羅、玩水晶,甚至某些較神秘化的瑜伽,都有這一「招」;想著一件事、對著一些物件或肖像,去visualize、去不停重複來自我肯定。

聽說這些方法,對自我勵激很有用;正如你會聽到有人說,將一句話重複說一百次後,這句話就會成為真理——至少於自己而言。

生活裡的例子多不勝數,在此不贅。反而試用簡化的生物角度吹吹affirmation這個水吧:

這裡的主角是超厲害、又超神秘的大腦。

大腦運作:神經元(腦細胞)之間是靠電流信號隔著「突觸」來互相溝通的。那些「信息」,叫「神經傳導物」(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沒了它就會患抑鬱症的「血清素」)。此種化學物質會擴散至突觸的空隙間,吸附在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和樹突上,以此來傳達信息。

所謂提升「腦力」,簡單而言,就是靠多提供養分(維他命B complex、氨基酸、DHA等等)、多學習和累積(留意「累積」一詞)經驗而來的。透過傳導物不斷增加更多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聯繫,讓更多腦細胞鞏固、分享和維繫記憶、經驗和知識,讓它們像滾雪球般,最後變了自己的整個存在。

Friday, February 03, 2006

解剖紀錄片


逛HMV,竟然意外找到一張DVD人體解剖實錄,盛惠二十大洋,實在超值!

片長不超過四十分鐘。由某位知名法醫官當場「劏屍」,驗證死者死亡的原因。

以「Y」形下刀,然後將驅幹內的器官一一拿出來仔細分析……起初,我有點毛骨悚然。但因為對人體解剖極有興趣,打了個底,所以很快就能將情感抽離,然後聚精會神地看下去。

由呼吸系統器官,到心臟、消化器官、泌尿器官,一樣一樣慢慢地切出來;一些主要器官,例如肺、心臟、肝臟等,甚至被切為小片小片作深入「調查」。

整個過程著實引人入勝。不過,最高潮的,乃「取腦」部分:先切開頭皮,再將整張臉反轉露出整個顱骨(這個部分少點膽量也不要看!),然後再用電鑽切開頭蓋骨,把人的靈魂的居所——腦——整個取出來然後逐部逐部切開……

看到這裡,禁不住有所感觸——一個曾經活著,經歷喜、怒、哀、樂、愛、惡、欲,經歷生、老、病然後死去的人,最後靜靜地躺在手術台上,在一瞬間已化作一堆一堆模糊不清、脈絡卻人人相同的血肉,名副其實不過是一堆臭皮囊。

也許,這齣紀錄片對一些過分執著的人特別有啟發意義。比方說,為愛而痛不欲生的人,或許會有剎那的頓悟——無論那人是拋棄你也好、你既愛且恨也好、你離不開也好——其實在造物者、人生、造化、手術刀、手術台面前,人的情、欲、愛、恨,又算得上甚麼?激情、名利、地位、權力,又算得了甚麼?長得多英俊瀟灑美麗楚人又如何?盡情盡性燃燒之後,還是逃不了細胞的停止運作、凝固、腐朽,最後化作一堆白骨……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雖然瘋狂,然而他畢竟還有一點悟性,最後因一副白骨而參透人的可笑和可悲。

也許,是時候,原諒他/她,原諒自己,原諒一切,甚至原諒人生,然後把本是無處不在的自由,好好地握回自己的手中。

P.S.: 有興趣看這齣紀錄片的朋友,可以問我借。

Sunday, December 11, 2005

淋巴的大恩大德

淋巴是人體對抗病菌入侵的最後一道防線。

淋巴結大小不一,散佈在身體各處,其中,腋下、胯部,以及頸部有最多淋巴結結集。它們除了有去除流經淋巴管的病原體、毒素、廢物、以及過濾淋巴液的作用外,還能暫時儲存骨髓所製造的淋巴球,使其成熟。

當病毒入侵體內,白血球和淋巴球會先擊退病毒;若病毒太厲害,直抵淋巴管和淋巴結,這時候,該地方的身體部分就會紅腫疼痛,這是表示,該處的淋巴結正與病毒進行著激烈的「戰爭」,這個時候,無論怎樣,也該儘量多多睡覺休息。否則,若淋巴結戰敗,病毒就會散佈全身,引發更大型的病痛。

因此,平日應多注意保重身體,時時讓體內的防衛系統保持強壯有力;生病時,吃藥、多喝水,要多休息,是真理。多多休息,別加添身體的負擔,留多些精力給淋巴結作戰鬥用,令病毒早日被殺死;多多喝水,再將之排出體外。最好是復原後,再吃一些中藥排毒,因為既然身體打了大仗,自然會留下很多「死屍」(細胞、病菌),別讓它們積存在體內,減低抵抗力。

此外,別聽信一些甚麼割除頸部淋巴就不會喉嚨腫痛的謬論。即使喉嚨不痛,聰明的病毒也會去身體的其他地方發動戰爭,進一步殘害身體。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老人痴呆

自從得悉腦細胞不會再分裂的事實後,就益發擔憂,因為近年大概已死了很多很多,開始有健忘的毛病。

最近正閱讀有關心血管病變的資料。進展到老人痴呆的問題。

很多因素,會構成痴呆,例如日常生活作息、飲食、運動等。但一個人的性格,對這可怕的病,也有一定決定因素。

以下就是一段節錄,看看你能否「對號入座」——小心,不要讓自己成為「阿呆一族」啊!

「痴呆是以腦的血管障礙或遺傳的因素為基礎,不僅如此,和性格及生活形態也有密切關係。

除了工作以外沒有其他的興趣,退休之後躲在家裡的人,不聽他人意見的人,情緒低落、憂鬱,凡事維持同一形態的性格或生活,凡此種種,會使抑制腦內物質「血清素」迴路的海馬部分萎縮。海馬是與痴呆有密切關係的腦的部位。」

~~《讓腦血液不黏稠的50個方法》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是否當真?

如何改善注意力?(http://kelvinwong.net/blibrary/attn_ability.htm)
 

事實上,一個人最佳學習狀態是在他完全放空的時候,也就是他心中沒有任何雜念。但對於一般人而言,要做到這點非常困難,因為現在的外在環境有太多會剝奪您注意力的事物。因此,對於一般人來說,要集中注意力,就必須先將您注意的焦點,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而閱讀是透過眼睛,所以我們先對視覺方面作集中化處理。 所以單點凝視訓練可以改善視力。

我們的大腦,光是其皮層,就有超過150億個細胞,它每秒處理資訊的速度比現在全世界最快速度的電腦還要快一萬倍以上。所以它一定有可以開發的空間。既然我們的大腦有如此強大的能力,那為什麼一般人看書的速度都那麼慢?(一般人每分鐘約300-1200字) 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好好的開發它的潛能。 一個人大腦約在四歲是成型,4歲到12歲是它發揮記憶力的最好時機,因為這時它的右腦能力尚未退化。而12歲以後,因為現在的教育都強調理解,導致一般人習慣使用左腦來吸收資訊,漸漸地右腦的能力就退化了。而左腦吸收資訊的速度,極限約在每分鐘3000字到5000字左右,(懂得速讀方法的人) 相對地,右腦因為採用影像記憶,所以它是先將資訊記下來(未理解),然後才交由左腦去處理。所以右腦閱讀的潛能是每分鐘1萬字以上,而韓國速讀記錄保持人的閱讀速讀是每分鐘130萬字。一本書約20萬字,所以他在一分鐘之內可以看完6本書。我建議讀者,先從簡單的文章來練習速讀,等到您對於速讀的原理和方法都已經熟悉之後,再向較深入的文章來挑戰。當您看一篇艱澀難懂的文章時,要稍微放慢您閱讀的速度,先將文章的一些相關的詞彙都熟悉理解後再加快您閱讀的速度。

Monday, November 14, 2005

胃的聯想

人體解剖學已自動進入消化系統階段。

不得了。不學由自可,一學,就益發覺得上帝的偉大。

食物不是由地心吸力一骨錄就落肚的,而是由食道的括約肌的伸縮所控制,自由意志也干涉不到(你不妨試試一邊倒立,一邊吞東西入肚)。

胃,只是人肉攪拌機一個。真正操消化和吸收任務的,是十二指腸和小腸(還加上肝臟的配合,例如分泌膽汁)。

胃分泌的酸液,叫鹽酸,屬高濃度腐蝕劑,用以將食物融化。

但胃不會因這些酸液而自我侵蝕掉,因為胃壁會另外分泌一種黏液,用以中和。胃的幽門不會打開,直至食物的酸度變回中性為止。

但腸胃會生病。抽煙、飲酒、辛辣食物,還有致命的長期壓力,都會加重胃和腸的負擔,最終損害功能,輕則導致胃痛、胃潰瘍,重則胃癌和腸癌。

這是因為自律神經因上述問題導致失去功能所致。因為中和性的黏液是由自律神經控制。在精神受到強烈壓力下,這個奇妙的神經機制失去平衡,胃液的分秘會減少,胃「攪拌」的速度會減慢,食物長時間堆積在胃裡,會形成胃脹。嚴重者,中和液減少,酸液相對增加,就會誘發胃潰瘍和其他病變。

但因為人體器官有強勁的忍耐力,不到快要倒下,人也不會察覺有異。

而聽說,最默默耕耘的肝,就是忍耐力中的翹楚。

因此,平日多注意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東西,雖是老生常談,卻是真理。

我是蘇格拉底的支持者,最看不起一些暴飲暴食,肚滿腸肥又不運動沒有貢獻的暴發戶。常言道,人頭豬腦。如果豬真是這麼蠢的動物,那麼,這些人,其實可以用「人胃豬肚」來形容。

不單因為和豬一樣,他們的生存只是為吃;也因為,其實,豬肚和人胃,結構上,其實幾乎一模一樣,只差在大小而已。

胃,因此,對他們而言,就真真正正是為吃的快感eat to live賣命的攪拌機,這麼純粹而已。

Sunday, November 13, 2005

壓力之禍

沒有一個醫生不說:壓力是萬病之源。

簡單、跳過很多生理步驟和分析而言,這是因為壓力削弱免疫系統,令該系統的細胞,例如T細胞,統統變成老弱殘兵,沒力量與外來細菌打仗所致。

再仔細一點來說:壓力大,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將血糖轉移給應付壓力的組織,例如心跳、瞳孔擴張、流汗、血壓上升……結果是,腦部的血糖被剝削,造成記憶力下降、便秘、肚瀉、食欲不振……

這些病癥,西醫會說「內分泌失調」、「神經系統失調」;而中醫則會說「肝鬱」,或「陰陽失調」(當然,無需像我以前那個無知無料到的老細般大驚小怪,因為現代人幾乎個個都會「陰陽失調」的)。

必須明白人體的構造的奧妙,運作上的唇齒相依,一個組織功能壞了,就會影響其餘組織和系統。例如:呼吸系統壞了,第一時間就會影響心臟和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因為這時肺部已喪失了將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換的奇妙而偉大的功能(戒煙啦老友!)

至於怎樣令生活少一點壓力?除了老生常談的多休息,多做運動,閒時聽聽柔和音樂鬆弛外,我個人親身經驗是:務必儘量遠離一些可惡、自己卻無法改變的人和事,例如那些賤格老細、不忠壞情人、垃圾站(長期聞著臭味,會令人沮喪不安)、銀行戶口永遠得幾個單位的現實……

中西夾攻對抗自然eye shadow

大約四個月前開始,眼睛上方眼蓋的位置,久不久就會泛起一片橙紅。最初以為是活在爛公司氣鬱動肝火所致,誰知離開鬼地方後,eye shadow,「自然眼蓋膏」仍然揮之不去。淡紅有時,腫脹有時,起白屑剝落有時,而無時無刻都痕癢難當。 後來,返了國內探望做中醫師的表兄長,他一看我情況,就說...